甘肃基础教育国际合作的历程与经验
----甘肃省“JIP计划”综述
李瑛等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联合革新计划”(UNESCO/APEID Joint Innovative Project on Raising the Achievement Level of Children in Primary Education,以下简称“JIP计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在国际基础教育领域“全球最成功的教育革新项目之一”。该计划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支持下,由甘肃省代表中国参与实施的一项时间跨度长达八年的小学教育国际交流多边合作项目,它肇启了甘肃省基础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先河,为基础教育系列化、规范化开展教育革新实验和研究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JIP计划”的国内扩展方面,全国共有6个省(甘肃、青海、河南、河北、云南、贵州)加入到该项目的实施行列,探索通过省际交流合作提升小学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形成了“JIP效应”。
一、“JIP计划”的背景与成效
(一)背景
198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第九次地区磋商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会议决定发起并实施“JIP计划”,并提出应鼓励参与该计划的成员国就提高小学生教育成就水平的关键因素开展实验和研究,其内容包括以下六点:一是加强儿童进入小学前的有效准备;二是根据对儿童早期教育成就的研究,改进教材教法和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三是对教师进行旨在促进学生成就所必需的能力态度和认识方面的培训;四是促进家长和社区对小学教育的有效参与;五是促使教育管理者与督导提升关于提高小学生教育成就的意识;六是保证学生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有利于其出勤和学习。
1986年9月,甘肃省围绕上述6个因素的前4个因素,即关注学前教育、改革教材教法、重视教师培训、加强家长和社会参与,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研究。首批随机选择的100所实验学校分布在全省9个地(州、市)的12个县(市、区)。其中,城市学校和条件较好的中心学校占20%;其余80%的实验学校分布在县、镇和处境不利的边远地区和乡村。
1986年开始第一阶段实验;1989年实验扩展到全省14个地(州、市)的500多所小学,覆盖学生6万多人;1993年实验扩展到全省的1000多所学校,参与方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万余人,学生十万余人。
(二)成效
“JIP计划”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日制小学课程教学计划、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在不改变当时学制和教材内容的情况下,依据各地实际,把改善学前准备、革新人员培训、加强教学研究、争取社会支持等因素作为实验的控制条件和实验因子,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改善办学条件,以期实现大面积提高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目标。
1.实现了既定目标
第一,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效益。显著提高了学前教育和小学入学率,降低了留级率、辍学率,巩固和保障了按时学完率。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对100所实验学校的调查表明:1986—1992年留级率年均递减11.86%,辍学率年均递减16.73%;巩固率年均递增4.08%,按时学完率年均递增3.79%,毕业率年均递增0.79%。
第二,制定和应用了多种教学评价方式。“JIP计划”从多方面开展评价实践与研究:一是制定了JIP实验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项目学校工作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应用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建立了从制定考纲和双向细目表到考试后开展试题质量分析和教学诊断分析的学业成绩考评方式;三是把德育评价与思想品德课考评相结合,强化思想品德课教学,使小学德育工作规范、系统,简化了德育评价的程序;四是开展儿童智力发展水平评价测试;五是大规模开展案例评价研究。这些研究反映了“JIP计划”在不同层面的成效,为项目研究从特殊到一般、从典型到普遍提供了有规律性的、可靠的保障。
第三,促进了儿童入学前的有效准备。1986年以前,甘肃省农村的学前教育十分薄弱,城乡学前儿童平均入园(院)率仅有15%左右。自1986年以来,各实验地区新建和开设幼儿园、学前班、短训班的数量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加。实验班新生接受学前教育的比率已由1986年的56.9%提高到1992年的97.2%,年均递增9.33%。“JIP计划”促进了幼小衔接,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缩小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距离。
第四,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教育革新队伍。由于开展全员培训,调动了各方面参与、支持、革新的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有志于教育改革的骨干力量,为顺利实施“JIP计划”的各项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1986年以来,甘肃省在“JIP计划”实验范围内,举办了省级以上研讨培训活动26次,参加培训人员1583人次,接待1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教育专家47人次。甘肃省“JIP计划”项目人员也有50余人次赴泰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进行业务考察、出席国际会议。甘肃省内外的横向联系合作更是频繁,各地市前后培训项目人员和骨干教师近万人次。
第五,改进了教学方法。据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1991年在73所实验学校的调查,已开展的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累计达92项,参与教师682人,基层教研活动出现了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教研活动由个体转向群体、由局部转向整体;二是教研观念由封闭转向开放;三是教改实验由被动转向主动;四是教研队伍由涣散转向强化;五是教研内容由单纯抓智育转向智育与非智育并抓。
第六,形成了农村社区与小学教育双向参与的新局面。甘肃省“JIP计划”从革新教育思想入手,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学校与社区“双向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1991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省首批100所实验学校获得来自家长和社区的直接捐赠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学校也发挥其在人才和知识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社区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开展扫盲,传授科普知识及科技信息,宣传政策法规,倡导文明进步的乡规民约等。“双向参与”的实践在许多实验学校产生了“双向受益”的结果。
2.实施了有效的扩展
1990年11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批准成立了JIP中国省际合作协调小组。组长单位是甘肃省教育委员会,成员省有甘肃、青海、河南、河北、云南、贵州六个省。JIP中国省际合作协调小组先后召开了7次会议,研究如何扩展“JIP计划”,并通过互通经验、实地考察、专家咨询、研讨交流,研究如何进一步扩展和深化“JIP计划”,以促进处境不利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协调小组的通力运作下,各省积极推动“JIP计划”的实施,使其在更广阔的范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通过了国家级鉴定
1993年8月7日,“JIP计划”通过了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推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基础教育学科组组织的国家级鉴定。鉴定结论是:该课题是一项研究周期长达八年的国际合作教育实验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是国内教育综合实验的成功范例,具有国际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4.获得了多重级别奖励
“JIP计划”先后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别奖(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拉贾·罗伊·辛格奖(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发展革新奖(1996年)、中国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等。
5.出版专著、创办学术杂志,扩大了影响力
相关专著和期刊的出版,对于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对推进甘肃省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6.促进了甘肃省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助国际教育合作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机制创新。“JIP计划”促进甘肃省基础教育吸纳国际教育理念,针对本地实际开展革新,并从中形成了有效的项目工作机制和巨大的教育创新实力。此后,又吸引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欧盟等众多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和援助。
二、“JIP计划”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JIP计划”对促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开创意义,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扶贫,国际教育援助等工作仍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为了使“JIP计划”为新时代教育发挥借鉴作用,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组织专人编撰并出版了《教育革新之路——回首JIP在甘肃》。该书得到了有关学者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19年11月,由我国商务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合作编著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与联合国减贫合作四十年案例集》出版。这本专辑共收集全国各类案例34件,其中教育类典型案例4件,甘肃省“JIP计划”就是入选的4件典型案例之一。教育类案例推荐负责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原副会长周满生教授对甘肃省“JIP计划”的评价是:甘肃省“JIP计划”是中国改革开放早期阶段,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支持下,由甘肃省教育行政、教育科研和基层教育工作者针对欠发达地区教育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通过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而进行的一项大规模、长时期的综合教育革新实验,是联合国倡导的通过援助教育减贫增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理念的本土化的典型案例,是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合作的最佳范例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此文发表于《世界教育信息》2021年第四期)
版权所有©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2025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
邮编:730030
联系电话:0931-8103157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415号
工信部备案号:陇ICP备1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