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动”陇研新程系列报道之四——构建省域教研共同体 赋能化学教育新生态

发布于:2025-10-20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浏览:111

    为深入贯彻《甘肃省基础教育教研改革“六大行动”实施方案》,有效落实课程基地建设,打破优质教育资源分散、共享不足的局面,高标准建立学科教研基地,以全省各学段优质学校为龙头,深挖其学科优势,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开展教学研究搭建高效、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甘肃省教育厅建设了一批省级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2024年5月,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获批甘肃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一年多来,甘肃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始终坚持“示范引领、资源共享、创新实践、服务教学”的原则,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化学教学研究、优质资源开发共享、化学教师培训、化学教学成果转化推广于一体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教研实践平台的目标,引领全省高中学校进行化学教学改革、优秀教师培养、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创新、学习方式优化、评价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教研行为,充分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一、高起点谋划,奋力建设教研新联盟

    化学学科教研基地依托西北师大附中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扎实的教研基础,积极联合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构建起“高校—基地—联盟校”三级联动机制,形成辐射全省的教研网络。目前,基地已吸纳14个地州市、80余所联盟学校,涵盖核心校与广泛区域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下沉。

    为深入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发挥西北师大附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于2024年8月正式启动双师直播课项目。该项目以“西北师大附中骨干教师为主讲、合作校教师为辅助”的双师协同教学模式为核心,通过标准化直播技术搭建跨区域教学通道,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精准传递与高效落地。截至目前,西北师大附中双师直播课已成功吸纳14所合作学校参与,组建常态化直播班级23个,有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下沉,为提升合作校教学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基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起以院士、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多层次教师梯队。聘请中国科学院刘维民院士、中国工程院柴天佑院士、兰州大学涂永强教授等顶尖专家担任首席教师,引入江苏等多地名师资源,形成“内外结合、上下贯通”的师资发展模式。目前,师大附中化学教研组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60%,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超50%,近三年出版专著5部,承担省市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教研实力雄厚。

    二、多层次教研,全面激活教学新动能

    基地立足全省高中化学教师实际,坚持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一年来,先后承办甘肃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培训等重大活动,邀请江苏省海门中学张丽华、苏州市教研员胡先锦、国家教学名师兰州二中化学特级教师吕晓燕等省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三新”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学科理解、跨学科融合等前沿议题,基地积极组织“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推动教学方式创新。附中教师与兰州57中、兰州四中等校教师多次就《有机合成》《乙醇》等课题开展教学对比与研讨,突出单元整体设计、情境化教学、素养导向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获得与会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评价。2024年9月,承办2025届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研讨会,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为全省高三教师提供复习策略与案例支持。同年10月,承办兰州市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交流会,陈艳老师执教的《“液态阳光”工业条件选择与优化》示范课,以真实工业情境贯穿课堂,融合项目式学习与思维建模,成为大单元教学的典范。截至 2025年9月,累计培训教师超400人次,极大提升了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国培计划(2024)”甘肃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学科课程标准培训活动

2025年3月7日至10日,甘肃省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协办“2025年春季高中学生化学学科素养提升公益课堂”活动

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骨干教师能力培训活动

兰州市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经验交流会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展示课及研讨活动

参加银川二中70周年校庆暨“四省八校交流活动

西北师大附中双师直播课堂

    三、多维度育人,精心培育化学新英才

    学科竞赛成果斐然。附中自1987年创办甘肃省首个化学教改实验班以来,竞赛成绩始终全省领先。2024-2025学年,承办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甘肃赛区决赛,吸引千余名学生参与。近年来,共有80人次获省级一等奖,52人入选省队,张越、刘晋阳等同学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荣获金牌,11人获银牌,40人获铜牌,多名学生通过竞赛保送北大、浙大等名校,校友陈鹏更成为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充分体现基地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厚积淀。

    英才计划与科学素养提升。基地持续推进“中学生英才计划”,选派优秀学生进入兰州大学等高校实验室,在科学家指导下开展科研实践。2023年,校友李滕辉因科研成果突出被央视报道,2020届学生把心怡获“英才计划”优秀学员并入选国际大赛中国队,彰显基地在创新素养培育方面的成效。

    邀请全国知名学者亲自授课。2025年3月,基地协办中国化学会“帮扶西部”公益课堂,邀请北大、浙大、复旦等高校教授来兰授课,覆盖有机、无机、结构化学等前沿内容,吸引来自西部八省区的300余名师生参与,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学科视野与科学志向。

    四、高水平保障,改善实验教学新天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地高度重视实验条件建设,建成2个通风实验室、2个创新实验室和1个探究实验室,可同时容纳56人开展分组实验。实验室资源库分类清晰、管理规范,教师通过自主研发教具、引入生活化实验素材,推动实验教学与现实应用深度融合。此外,基地正积极探索开放实验室机制,为竞赛生和兴趣生提供更灵活的实践平台。

通过一年多的建设,化学基地在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多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竞赛、示范课中获奖;学生学习成绩与竞赛成果双丰收,高考成绩与化学竞赛持续领先;学校化学学科影响力扩大,成为全省化学教育改革的带头人;跨区域教研共同体初步建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课题研究再结硕果,省级重点课题《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通过鉴定并获优秀,《数字化赋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以 “畅言智慧课堂” 应用为例》省级重点课题顺利立项,推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智慧课堂”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路径,为全省化学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范例。

    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甘肃省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将继续坚持“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课程体系,推动数字化教学转型,扩大跨区域合作,为构建甘肃高中化学教育新生态、培养更多创新型化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版权所有©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2025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 

邮编:730030 

联系电话:0931-8103157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415号

工信部备案号:陇ICP备1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