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科院举办2025年甘肃省特殊教育管理人员培训会

发布于:2025-09-24 文章来源:省教科院 浏览:297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精神,落实《甘肃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2025年9月15日—19日,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甘肃省特殊教育管理人员培训会”在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陇西县举办。各市(州)教育局特殊教育负责人、全省48所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等7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

    开班仪式上,陇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叶梅致辞,甘肃省教育厅基教处有关负责同志讲话,甘肃省教科院负责同志主持。

    会议指出,本次培训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精神、落实《甘肃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的有效举措,也是推动陇西县国家特殊教育实验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陇西县要持续深化探索,着力打造学前至高中十五年一贯制办学体系,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与融合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他要求学员做到“三个用心”:用心学,把握政策内涵与理论精髓,理清发展核心逻辑;用心思,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思考经验转化的具体举措;用心研,与专家同行探讨分享,碰撞思想凝聚发展共识。

    本次活动邀请了省内外特殊教育方面的知名专家,围绕孤独症儿童教育、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人工智能的应用、教科研能力提升等特殊教育核心主题,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享、研讨交流、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促进我省特殊教育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华中师范大学朱楠副教授围绕特殊儿童入学评估、送教上门及融合教育的政策与实践策略开展主旨报告,明确了政策落地的关键路径与实施方法;四川省特级教师、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周成燕校长系统讲解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与运行逻辑,为区域资源配置提供实操框架;兰州市城关区辅读学校何宏兰分享区域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功能发挥与规范运行的实践经验,为资源中心建设提供可复制范本;华中师范大学徐添喜教授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剖析特殊教育学校学段链衔接问题;陕西师范大学王庭照教授阐述特教学校发展转型与职能转变路径,助力全学段特殊教育体系建设;重庆师范大学申仁洪教授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特殊教育的实践路径;西北师范大学杨中枢教授则深入探索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实践方法。

    静宁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实践、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教育探索、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两头延伸”成果,共同回应了全学段特殊教育体系构建的需求;靖远县特殊教育学校分享送教上门工作实践,为优化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学员们观摩了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特奥与残奥运动开展情况,直观了解特殊教育与体育康复融合的教学模式,走访陇西县康复中心,深入学习康复训练的标准流程、服务规范及与教育与康复结合机制。

    本次特殊教育管理人员培训,以“理论+实践+交流”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为支撑,精准聚焦政策解读、资源中心建设、学段衔接、AI赋能特殊教育、孤独症教育等核心领域,通过专家讲座夯实理论基础、案例分享提炼实践经验、实地观摩深化直观认知,有效达成“提升管理能力、破解发展难题”的目标。省教科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贯彻党的二十大“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精神,助力陇西县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发展,也将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教研指导与资源统筹,全面提升全省特殊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与专业素养,为甘肃省特殊教育实现普惠、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版权所有©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2025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 

邮编:730030 

联系电话:0931-8103157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415号

工信部备案号:陇ICP备1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