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成果|许文婕:2020年平凉市中考语文试卷 评析

发布于:2022-08-24 文章来源:义务教育研究所 浏览:9440

许文婕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研究所所长

摘要: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本着“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原则,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注重考查初中学生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对于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题目表述明确简洁,阅读材料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突出主观题的考察,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语文学科特点,凸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改革,较好地体现了中考指导教学、兼顾选拔的功能。本文对2020年平凉市中考语文试卷进行了整体评价,并对典型试题深入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中考语文试题的考察趋势和导向。

关键词:中考语文   试题   质量评析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语文试题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体来看,试题难易适中,灵活开放,注重考查初中学生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凸显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体现出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和导向,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和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强调学科融合,凸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改革,较好地体现了中考指导教学、兼顾选拔的功能。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

       和往年相比,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语文试卷在结构、题型方面进行了调整,试卷的结构更为简约。全卷分为五个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阅读(60分)、作文(60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体而言,试卷简约合理,格式规范。难度适中,符合毕业、升学考试命题的特点。

       二、试题特点

       (一)依据课程标准,兼顾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水平。

       中考试题的依据主要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外还要依据大部分学生实际的学业水平。2020年平凉中考语文试卷总体难度基本没有变化,试题注重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思维,培养语感,提高阅读品味,试题难易适中,没有偏题、怪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整体呈现在“我爱祖国”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中,其中包含字句训练、文化常识、古诗文默写、口语交际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阅读板块,包含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和名著阅读。其中,现代文阅读第一篇现代文是莫言的《我的父亲》,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典范之作,通俗易懂。第二篇是莫砺锋的《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带有学术论文的性质,阅读的难度有所提升,但依然是基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在契合学生整体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题目的设置注重对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和高阶思维的考察。

       第三部分是习作。习作较往年有大的变化,加入了应用文习作练习。大作文二选一,两个题目都是命题作文。其中一个题目是“守望相助”,这个题目有一定难度,学生可以想到疫情期间各国之间的守望相助、各省之间的守望相助,也可以写到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同伴之间的守望相助……题目中没有任何提示语,全凭学生自己理解,正因为此,也给学生写出高水平作文提供了空间。另一个题目是“有这样一句话”,并且提供了一段提示性材料,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提示,降低了写作难度。整体而言,两个题目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让各类学生都有话可说,即可叙述生活实事,又可大胆想象,写出好作文。

       从试卷中可看出,无论是选文还是题目,都能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设立,主、客观题比例适当,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知识覆盖面及题量适中,在知识点的设置上,注重了材料的选用,现代文文质兼美,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可读性,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阅历,让学生能够产生亲切感,拉近了试题与学生的距离。

       (二)综合运用与基础知识并重,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打开试卷会看到常见的题型,如字音、病句、默写、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让考生感觉很“熟悉”,熟悉之中又有变化。如“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试题不再像往常一样各不相干,而是统一在“我爱祖国”的主题之下,整体呈现为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其中又分三个板块:关心祖国命运、热爱祖国文化、赞美祖国山河。在这三个板块中考查了字音、字形、词义、病句、文化常识、汉字书写、句子排序、古诗文默写、口语交际等内容。

       同时,试卷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必备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表达能力,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起到了正面的导向作用。试卷选用的材料丰富、生动、鲜活。试题在选材上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如现代文阅读的第一篇《我的父亲》,反映了中国社会中普遍的父亲对子女的伟大而含蓄的爱,展现了中国父亲的冷静克制、质朴低调、乐于奉献等传统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而父亲就是我们的榜样。第二篇现代文《在读诗读文中感受万千气象》,引导学生从唐诗宋词入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正面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 

       (三)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是中考试题的一个导向。试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这一导向在第一部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中表现最为集中,我们会读到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诸多材料,如疫情的影响、抗击疫情、哀悼逝者、守望相助等我们不得不直接面对的生活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这充分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要求.

       (四)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的课程,对于弘扬和继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3]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特点,试卷中考查了汉字艺术欣赏与书写、对联文化,考查了古诗文名句默写和古诗词阅读理解,还有名著阅读试题。这些题目在注重传统文化积累的同时,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如第24小题,要求“为你喜欢的一本名著写一段推荐语”,既考查名著阅读情况,也考查语言运用能力。除以上题目外,在现代文阅读中,选了一篇讲传统优秀文化继续和发扬的文章——《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这是一篇带有学术论文性质的文章,引导学生从唐诗宋词中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阅读传统文化典籍,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典型试题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这道题结合热点话题考查易混淆词语的运用,可贵之处在于给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让学生据此做出判断。这道题考查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这道题对以后的语文教学也有很好的导向: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真正发展素质教育。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学生应当了解的。从内容上说,第(1)题涉及《出师表》《三顾茅庐》,这是学生语文课本上学过的内容。学生或许没见过这幅对联,但只要对课文内容和对联有一定的理解,就能答出。第(2)小题当属难度较大的一题,考查学生知识面的广泛程度。这是林则徐的名联,被无数有志之士当作座右铭,不知此联之读书人应当不多。其实,这幅对联在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第155页。第(3)小题的对联中暗含《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的名称,这都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都是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以上试题,不仅仅考查文化常识,更是以考卷的形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学生的精神品质亦有提升作用。

       (二)阅读

       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语言赏析,从内容来看,涉及知识点较多,如递进复句、描写方法、词语运用、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从形式来说,本题以表格的形式出现,不仅是为了让试题层次清楚,更是为了寓教于考,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那就是做摘抄和批注。这是统编语文教材特别注重的一点,也是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最佳方法之一。

       这是古诗词阅读中的一道题。命题人视角独特,专门从赏析“叠词”的角度命题,抓住了《卜算子﹒席间再作》这首词遣词造句的亮点,让学生在分析词义、赏析内涵的同时,感悟语言的美,并觉着使用叠词表达丰富的情感。

       这道题是对于名著阅读的考查。题目特点在于考查对名著的整体认识,点在于创设了简单的情境,让考生依照示例,用自己的话写一段推荐语。这样的题既考查名著阅读情况,又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写作

       这个题目的设立,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是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照应第一部分的“我爱祖国”;其次是引导学生要注重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要注重观察和积累;第三,要学生学会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尤其是在生活经常运用的表达方式——“说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甘肃省中考语文试题的改革和创新值得期待,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不断探索,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本文发表于《甘肃教育》2021年11期)

参考文献:

[1]样本卷为:平凉市2020年初中毕业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3, 1



 

版权所有©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2025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 

邮编:730030 

联系电话:0931-8103157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415号

工信部备案号:陇ICP备1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