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院组队参加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专题交流会

发布于:2025-10-20 文章来源:省教科院 浏览:100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抢抓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关键机遇,10月18日-19日,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全省教研员及学科骨干教师代表50余人,赴杭州参加“融合·亲历·智创——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专题交流会”。此次活动的组织是为了学习吸纳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先进模式,交流甘肃本土教学创新实践,为破解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难题、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大会期间,全国科教领域的诸多知名专家、管理者及一线教育者,以“未来学校中的课堂革命:融合·亲历·智创”为主题,通过“主题讲座、大咖一席谈、观点辨析沙龙、直击未来课堂”等系列创新活动开展了深度对话。这些活动不仅清晰勾勒出未来课堂的发展方向,更为数智赋能基础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样板,完成了一次从理念到方法的全面引领。

    在“直击未来课堂”环节,省教科院副院长郝玲作为特邀嘉宾,点评《运动和能量》《建筑采光优化师》等展示课例,从教学设计、技术应用、育人实效提出建议,肯定课程跨学科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亮点,分享甘肃 “人工智能 + 学科教学” 融合经验,获与会专家同行的高度认可。数智教育研究所所长李莉与信息科技教研员周慧全程观摩创新课堂、积极参与跨区域研讨,吸纳数智赋能教学的先进经验,聚焦本土痛点进一步明确了适配路径。

    此次杭州之行是省教科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强区域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实践。下一步,省教科院将系统梳理本次交流学习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甘肃基础教育发展实际,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分层分类专题培训,覆盖全省各级教研员及一线教师,提升教育工作者数智教学应用能力;二是搭建省级“人工智能+教学”交流展示平台,遴选推广本土优秀实践案例,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三是启动省级“人工智能+教学”试点示范项目,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段选取试点学校,探索符合甘肃实际的融合教学模式,提炼可推广的实施路径与操作规范。省教科院将通过上述扎实举措,推动前沿教育理念与本地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让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提质与学生素养提升,助力甘肃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度。



 

版权所有©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2025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 

邮编:730030 

联系电话:0931-8103157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415号

工信部备案号:陇ICP备1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