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九部委《“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文件精神,落实《苏甘两省合作共建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方案》要求,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创新江苏和甘肃两省县中合作共建、协同发展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两省教育高质量发展。9月20日下午,由苏甘两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地理学科教研活动顺利举行。
本次教研活动以线上线下互动、场内场外交流的方式开展,分为同课异构、课例研讨、重点问题聚焦三个主要环节。线下会场设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参与线上活动的有苏甘合作共建的十所甘肃省县域高中100多位地理教师及两省近800多位教师,活动由江苏省地理教研员于蓉老师主持。
同课异构展风采,异彩纷呈显匠心
在同课异构环节,天水市第三中学吕金烑老师和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周慧老师进行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课堂教学。吕金烑老师以课标为导向,在确定素养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地理现象出发,到地理问题解决,再到地理素养提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周慧老师教学设计呈现进阶学习目标,以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划分三级水平,教师引导学生从能说出过程、到能说明原理、到能解释现象,问题步步深入,探究环环相扣,整个教学过程行云流水。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周慧老师公开课
天水市第三中学吕金烑老师公开课
集体评课凝智慧,实效交流促成长
在课例研讨环节,线上线下专家、教师紧紧围绕两节课例,从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达成等方面展开互动交流和探讨。甘肃省地理教研员赵兴提出地理教学目标设定的三个建议:一要体现系统性。让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上下贯通,相互联系;二要体现可操作性,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描述目标达成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结果。三要体现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收获和进步。
南京市地理教研员吴向军老师认为:问题式教学是每次教学改革都无法绕开的重要议题。情境与问题、内容与价值、关系与结构、增值与进阶、素养与发展等,每一个或每一组的教学落实都离不开问题与问题式教学。在实践中,教师更偏重“问题解决”,忽视对“问题发现”的教学,而后者正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培育点。
南京市玄武区地理教师发展中心李琳老师提出:一要把握地理学科逻辑。分析与把握知识内容的内在关联,将知识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二要把握认知逻辑。要在学科逻辑和认知逻辑之间寻求结合。三要把握教学规律。教学中要先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再进行知识关联,进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科思想方法,最后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张掖市第二中学于吉海老师结合两节课例,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目标与素养目标的有机统一的基本方法。
精准聚焦问题,联合教研进阶
在重点问题聚焦环节,江苏省地理教研员于蓉老师详细介绍了苏甘合作共建的背景和愿景。南京市南通区地理教研团队张家林老师、南京市玄武区地理教师发展中心李琳老师分别介绍了两省合作地理教研活动的关键内容、关键能力点梳理的思路和依据,为今后两省分阶段、分步骤开展联合教研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为实现两省教学同步、教研同步、评价同步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本次研讨活动为探索新的教研方式,促进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范式,既是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进的推动,又为我省地理教师学习和借鉴江苏省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接受学科专家理论指导打开了一扇窗,开辟了一条路。相信在两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两省教科院通力配合下,两省县中合作共建必将行稳致远,进而促进整体地区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迈向更高的台阶。
版权所有©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2025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
邮编:730030
联系电话:0931-8103157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415号
工信部备案号:陇ICP备1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