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工作坊】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

发布于:2021-05-13 文章来源:中学化学学科教研工作坊 浏览:7610

——滕立玲名师工作室暨甘肃省中学化学教研工作坊活动纪实

      绿肥红瘦夏将至,暖风熏得蔷薇开。2021年5月10号下午,阳光和煦,清风醉人,兰州市第三十二中学群英荟萃,由滕立玲名师工作室承办的甘肃省化学教研工作坊活动在这里圆满举行。此次教研给大家如沐春风,柳暗花明的惊叹,让大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开启心灵的唤醒,进行了一次富有诗意的修行!

      窗外凉风习习,鸟鸣嘤嘤,室内学习氛围浓郁,教研热火朝天。全体化学老师参加了两堂教研课的听课活动,两位老师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展开了自己的教学。

      第一节课是由滕立玲名师工作室成员李娜老师带来的《鸡蛋中的化学——酸碱盐的复习》。李老师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环节一是“会跳舞”的鸡蛋,通过鸡蛋与稀盐酸反应以及反应后废液的处理归纳出酸可以与盐和碱反应。环节二是鸡蛋的变身——皮蛋,通过制作皮蛋的视频,让学生明白皮蛋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检验皮蛋表面泥土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而归纳出碱可以和指示剂及盐发生反应。环节三抛出问题:制作皮蛋的过程中为什么密封保存引出氢氧化钠的变质,通过学生探究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接着链接中考讨论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最后,以网络图的形式总结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李老师给学生留了开放性的作业定量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

      李老师的课充分体现出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第二节课,是由滕立玲名师工作室成员张天媛老师带来的专题复习《氯化钠的制取和应用》。通过中国海水晒盐的视频引入,体现出化学与生产密切相关,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为人类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情感教育。通过分析苏轼的《蜀盐说》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提炼出“过滤”和“蒸发结晶”。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谚语复习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体现出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接着通过中考题讨论了粗盐制作精盐的步骤。然后通过流程图题: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讨论了流程图题的分析思路,然后让学生在流程图题中“自主出题”,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两节课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两位老师气质佳、颜值高,教态大方淡定,整堂课安排的松紧适度,教学设计合理,形式丰富多彩。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恰当的情境,并提供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成长。

      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观察课堂教学。每位观课教师在探讨高效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提升了教研能力。

      抒心中教育情节,畅专业知识力量。在观摩完两节精彩纷呈的教研课之后,所有的化学老师就这两节教研课进行了深入地交流研讨。各位老师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

      市教科所化学教研员苏永平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全面评价。他首先强调了复习课的功能,然后评价李娜老师的课任务明确,活动具体,在知识的应用上体现了与中考链接,较好地体现了复习课的功能。张天媛老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较强,复习内容紧扣中考命题的方向,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注重解题思维模型的建构。苏老师最后针对两节课给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省教科院化学教研员杨军峰也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杨老师认为这两节课都很成功,都很新颖。第一位老师的课充满了“生活、探究、实验”的味道,建议是老师在演示“会跳舞”的鸡蛋实验时,尽可能走下讲台在教室转一圈让所有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教师的教学语言尽可能精练,并注重表达的语速;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不要急于给出答案。第二位老师以点带面的复习课充分体现了“文化性、开放性、简约性、能力性”的特点,在复习过程中注重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建议是进一步开放粗盐精制的流程题问题,比如盐酸过量如何去除,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的讨论等。

      滕立玲校长对两堂课给予了肯定与赞赏,在教学时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和耐心的指导,让听课老师受益良多。

      春风能拂起一池潋滟波澜,教研能激起一腔智慧情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雪争香,各有所长。此次教研活动,集思广益求同存异,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形成了共振式的教研热潮。相信每一位参会老师经过这一次教研洗礼,都有自己的思考与收获,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化学教学智慧的火花。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长久的酝酿,只为“教研之花”最美的绽放。甘肃省中学化学教研工作坊和滕立玲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优秀团队,凝聚团队力量,定会迎着和风,静静绽放,让我们积蓄力量,相约未来,为甘肃化学教育的发展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版权所有©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2025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 

邮编:730030 

联系电话:0931-8103157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415号

工信部备案号:陇ICP备1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