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优秀成果】《疫情期间STEM教育校本网络教研共同体构建探究》研究报告

发布于:2020-08-19 文章来源: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浏览:4729

课题名称:疫情期间STEM教育校本网络教研共同体构建探究

负责人:马永峰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立 项 号:GS[2020]GHBYQ090

 

《疫情期间STEM教育校本网络教研共同体构建探究》研究报告

西北民族大学 马永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学已经建成并运行良好的校本教研机制,由于疫情防控而无法正常运转或运转不畅。此次疫情对校本教研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小学需要重新审视校本教研,转变校本教研观念,思考在特殊时期如何顺利开展校本教研。

      2020年2月份,为推进甘肃省中小学STEM(STEAM)(以下简称“STEAM”)教育的科学化实施,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促进甘肃省教师的专业发展,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面向全省中小学征集STEAM优秀教学案例。作为甘肃省39所STEM教育示范校及实验校之一,临夏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临夏一中”)积极响应,要求全校教师根据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通知精神,依据平时的STEM教学实践,整理教学设计方案和学生学习过程、成果作品,踊跃参加征集活动。在学校的积极动员和号召下,全校教师行动起来,组建团队、凝练案例、收集材料,掀起了一股STEAM教学案例整理与设计的热潮。充分反映出临夏一中从学校管理层到学科教师,高度认可STEAM教育的价值,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也证明了在民族地区具有开展STEAM教育的良好土壤。

      一、关于STEM教育

      STEM自1986年诞生至今,以其跨学科整合的独特优势倍受各国关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各发达国家皆从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看待STEM教育改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杨开诚等,2020)。

2017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提出“目前我国的人才结构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高素质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人才匮乏、人才总量缺口较大等问题。培养一大批有创新思维、 动手 能力强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STEM 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并同步启动“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将“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宗旨,坚持协同、合作、开放、包容、创新的原则,整合全社会资源,建立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社区和学校相融合的中国STEM教育生态系统,打造覆盖全国的STEM 教育示范基地,培养一大批国家发展急需的创新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2020创新行动计划的启动将STEM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

      STEM教育,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为理论基础,由情境、内容、活动、结果等要素构成(刘景福,2002)。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复杂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范燕瑞,2011)。通过课题研究的整合化、教学内容的情境化、教学方法的综合化,在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使原有学科内容不再分裂,并促使学习者通过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和深度加工信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冯子娟,2018)。植根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具有真实情境、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评价迁移等核心特征,为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学习提供支持。

      二、疫情前的STEM教育校本教研

      作为甘肃省39所STEM教育示范校及实验校之一,临夏一中积极推进STEM教育,成立了校外专家团队、建立了推进机制、成立了教学团队、收集了大量参考资料等。

      1.拥有良好的领导机制和优秀的教师队伍

      临夏一中由校长牵头,主管教学副校长、教研室主任、督导室主任、各学科组长分工负责,成立了STEAM优秀教学案例设计与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合理的教师教研领导机制。临夏一中有一支优秀的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勤奋、踏实、好学,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成效显著,为STEM教育网络教研共同体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师资队伍、领导机制、教育教学改革基础。

      2.建立了多级网络教研群组

      学校依托微信建立了多级培训、教研群,比如临夏一中建立了“STEM一中”微信群,全校老师加入微信群进行学习交流;各学科组和各STEAM教学团队分别建立了微信群,便于学科组和教学团队内部的交流、协作,各微信群之间由群主进行群间信息共享,保证信息的互联互通,网络合作空间初步搭建完成。这些微信群在疫情防控期间,确保了学习、交流、协作的顺畅,为后期STEM教育网络教研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3.形成了STEAM案例教学团队

      全校教师根据学科需求,自由组队,形成了多个STEAM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之间通过在线协作,除整理已有教学案例外,还进行了新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开发,对于后期进一步开展STEAM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储备。

      4.收集了大量STEM教育培训资料

      在督导室和教研室的带领下全校教师一道,共同收集、转发STEM教育在线课程、国内外STEM教学案例、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文献等,有效地支撑起了疫情期间的STEM教育校本网络教研活动,保证了STEAM教学案例征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STEAM优秀教学案例征集,给临夏一中提出了新的课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有两点至关重要。

      第一,正值寒假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全校处于“师师、师生、师校、生校”分离状态。如何在这种分离状态下,保证上传下达、交流协作,顺利开展STEAM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资料准备,圆满完成征集任务,是摆在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在特殊时期,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良构、顺畅、有效的机制,形成校本教研的新路径;如何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发挥疫情期间形成的校本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功能与作用。

      第二,自从成为甘肃省STEM教育示范校及实验校后,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引导教师们积极开展STEM教育。在学校的引导和号召下,各学科教师虽然积极尝试开展STEM教学,但普遍缺乏STEM教学的知识和经验,缺乏校内教研和校外支持服务。教师的STEM教育能力和校外支持服务的欠缺,严重制约了STEM教学顺利开展和质量保证。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建立了以微信群、QQ群等为依托的校内教研、校外支持服务的网络教研机制,但还需要总结经验,探讨借助通讯工具和移动办公平台,以及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校本教研网络空间,建立校本教研长效机制,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整体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STEM教育校本网络教研共同体的构建

      由于以上新问题的出现,临夏一中借助于已建微信网络教研群,向长期合作的校外专家提出需求,在校外专家的帮助下,很快搭建起了校本网络教研架构,在此架构下开始在线培训和教研活动,助力STEM教育案例的凝练。

      1.基于网络空间的STEM教育培训

      临夏一中是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立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邀请西北民族大学STEM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校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准备培训资料,搭建网络培训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STEM教育培训。首先,专家在微信群进行直播培训,培训主题为《关于STEM教育》,培训内容包括STEM教育的产生背景、框架分析、主要特点、实践举措等。其次,专家在微信群推送华中师范大学郑旭东教授在“荔枝微课”上的直播讲座《一位STEAM与创客教师的行思与自白》。第三,专家在微信群推送优秀STEAM教学案例,为全校教师提供参考,并且与全校教师保持时时在线沟通交流,为教师答疑解惑,帮助教师理清思路。直播培训、讲座、优秀案例让全校教师系统学习了STEM教育的理念、STEM教学设计、如何挖掘STEM教学项目,对于提升全校教师的STEM教育能力起到助推作用。

      2.STEM教育网络教研平台搭建

      利用微信建立STEM教育网络教研平台,全校教师加入“STEM一中”微信群。该微信群主要提供直播培训,以及网络资料、研究文献、经典案例、文件通知推送。经过培训和学习文件、文献后,教师们根据课程特点、STEM教学思路自发形成案例设计与开发团队,自建微信群进行团队交流协作。各级微信群的建立,使学校实现了项目的过程化管理,有力地推进了STEM教育在全校的各学科、各年级的开展,并且以STEM教育网络教研为突破口,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网络教研的新风气,促成了STEM教育网络教研的长效机制的建立。这对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级各类网络教研工作提供了很好运行模式和范例。

      3.网络教研共同体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通过STEM教育培训和网络教研,在临夏一中形成了以校为本的网络教研共同体。在共同体运行期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这一机制和模式将进一步向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延伸,对于临夏一中顺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版权所有©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2025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 

邮编:730030 

联系电话:0931-8103157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415号

工信部备案号:陇ICP备12000361号